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这是15年来的刑诉法“大修”,突出五大看点:防止刑讯逼供,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近亲属不被强制出庭指证;死刑复核更慎重;增加技侦、密查规定;赋予律师侦查阶段辩护权,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刑诉修正草案五大变化集中体现我国珍惜生命,维护公民的权利,努力减少冤假错案的的主旨。
材料二:道路交通法处第99条规定,机动车行驶超速的罚款从200元到2000元,在实践中, 出现了诸如本应罚款300元,执法人员却因素质、心情等因素罚款1000元的现象,群众对此非常不满。规范行政裁量权,为政府权力设限,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据此,有人提出:只要规范行政裁量权,政府权威就会提高。
材料三:最近一段时间,西方世界对中国经济崛起的看法和对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地位的看法似乎都有所改变,从前期的“中国威胁论”开始向“利益相关论”和“中国大国责任论”甚至是“中国领导作用论”过渡和转换。即便是没有完全脱离“中国威胁论”的思维,言语上也温和含蓄了许多。
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有关知识分析刑诉修正草案为什么把珍惜生命,维护公民的权利,努力减少冤假错案的作为修改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有人提出:只要规范行政裁量权,政府权威就会提高。根据材料二,请你用“政府权威树立”的相关知识谈谈对该观点的看法。
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8月,《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下发。《意见》提出,要树立依法按程序反映诉求,无理不能违法上访,有理也不能违法上访的导向,实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司法权威的有机统一。 简述上述要求的政治生活依据。

简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多种方式及重要性。

材料一:《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等。要深入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做到学习理论与运用理论、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
  材料二: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面对这样的世情、国情、党情,“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
(1)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怎样才能正确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运用所学的政党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材料一2000年11月,中国领导人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
材料二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这片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19亿人参与,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对双方都具有战略意义,中国和东盟在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实现双赢;而且对推动整个东亚区域合作,乃至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1)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对我国的经济影响。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积极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所反映的政治道理。

材料一:

(图1)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图2)少数民族八省区GDP增速
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 与全国GDP增速对比地区
材料二: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谱写了共和国繁荣富强的壮丽史诗,共同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强音。
(1)材料一、二反映什么政治内容?
(2)多年来,中国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形成这一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3)从政治学角度看,如何巩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大团结的良好局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