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既需要使用显微镜,也需要染色剂染色的是 ( )
| A.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 B.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
|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 D.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
调查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乌鸦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 |
| 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
| C.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 D.第9~10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少 |
研究人员根据黄杉胸径的大小划分了不同龄级,对种群A(自然状态)和种群B、C(不同人为干扰强度)进行了取样调查,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调查黄杉各种群的方法是样方法
B.黄杉种群在自然状态下为稳定型;在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均表现为增长型
C.适度的人为干扰对低龄级黄杉的生长较为有利
D.种群C中高龄级黄杉数目锐减,随时间推移种内斗争将会加剧
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
|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
|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
|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
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增高 |
| 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
| 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 |
| D.预测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 |
某生物小组探究果实中不同浓度的乙烯对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乙烯能调节细胞的呼吸速率,从而促进果实发育 |
| B.随着乙烯浓度增大,呼吸峰值不断增大 |
| C.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一部分 |
| D.乙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