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I.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常见的有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
(1)单倍体育种是通过 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再用 (填试剂名称)或
(填方法)处理使其染色体加倍。已知某二倍体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则单倍体育种得到的理想植株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条。
(2)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细胞一直处于 状态,因此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作用而产生突变,可以为培育新品种提供原材料,为了防止突变体后代发生性状分离,通常选择 的方式繁殖后代,若要生产人工种子,需在 上包上人工种皮。
II.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脐带血中含有的造血干细胞,可以代替骨髓进行移植,用人体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可以避免 ,体外培养造血干细胞的培养液成分中加入一定量的 来防止杂菌污染,保存造血干细胞需要在 的条件下,从而降低 。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愈伤组织再分化需要用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调控 |
B.动物体细胞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
D.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物种丰富度和能量传递效率 |
如图表示小麦的三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D为矮杆基因,T为抗白粉病基因,R为抗矮黄病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杆基因。乙品系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品系,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 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数是42条,若每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相同,则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条染色体。
(2)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
(3)甲和丙杂交得到F1若减数分裂中I甲与I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将随机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F1产生的配子中DdR占(用分数表示)。
(4)若把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基因型看作DdTt, 请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F1经单倍体育种得到矮秆抗白粉病纯合子的过程。
某种鸟(雄性ZZ,雌性ZW)的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当B和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栗色;B存在而D不存在时表现为黄羽;其余情况都表现为白羽。为探究控制羽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研究小组利用纯合亲本分别进行正反交实验,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由上述实验结果推知,B和b基因位于(“常”或“Z”)染色体上。D和d基因位于(“常”或“Z”)染色体上。
(2)实验一的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理论上F2的雄鸟中纯合子占,雌鸟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实验二的F1基因型为、。
(4)若要根据子代羽色判断性别,可从上述实验中选取合适的F1栗羽鸟作为(父本/母本)与亲本黄羽鸟杂交。
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考)
(1)CO2以扩散的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结合而被固定,为固定产物还原过程提供能量的是。
(2)在弱光下,柑橘通过和方式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3)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
(4)如图表示柑橘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变化情况,如果C、F时间所合成葡萄糖的速率相等,均为36 mg/dm2·h,则A、C、F三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试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其中C点时的呼吸强度为mgCO2/dm2·h
图A和图B分别表示甲、乙果蝇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 (果蝇甲和果蝇乙是亲子代关系)。请据图回答:
(1)与图A相比,图B发生了_______变异。
(2)图A染色体上控制白眼性状基因与控制棒眼性状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______。
(3)一个自然繁殖、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较大,经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存在致死基因,它能引起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中有202个雌性个体和98个雄性个体。请回答:
①导致上述结果的致死基因具有性致死效应,位于染色体上。让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出现致死的几率为。
②从该种群中任选一只雌果蝇,如何鉴别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4)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假如某等位基因Rr位于果蝇Ⅳ号染色体上,我们可用带荧光标记的R、r共有的序列作探针,与某果蝇(Ⅳ号染色体缺失的单体)各细胞内染色体上R、r基因杂交,观察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中有________个荧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