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⑴此材料出自于谁?
⑵他在文学史上有何贡献?
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一国两制决策好!统一的号角响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没有理由常分开。
——《海峡两岸歌》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 材料一中“一国两制”是谁提出的伟大构想?在我国首先得到成功实践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二

(2) 材料二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心情?
(3)作为一名初中学生,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统一,请你提出来一些好的建议。(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材料二:“政治上结束战国纷争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纷争却是在汉代。”
――《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材料三: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豪强、官吏进行监督。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叫做部,每部派出一名刺史,中央的刺史叫做司隶校尉,其他十二个州都叫刺史。
请回答:
(1)为避免材料一的问题,秦朝开创的政治体制是?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 “政治上结束战国纷争是在秦代” 是指
(3) “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是指?其影响是?
(4)材料三中加强对官员监督的皇帝是?他铸造的钱币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做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材料二春秋墓葬蚌埠双墩1号墓是“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该墓出土的青铜编钟正面都刻有“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等19个字。
材料三“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 —— 郭沫若《殷契粹编》
材料四它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它的贡献,在于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项技术成就?谁改进了这一技术?
(2)材料二中的文字是?(2分)
(3)材料三中的文字是?我国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何时开始?
(4)材料四中的著作是?作者是?

《丝绸之路》示意图

(1)西汉的都城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它当时东起中国的A,西至西亚和B __。 (2分)
(2)最早开通丝绸之路的人是 _。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3)通过丝绸之路,东汉与欧洲国家进行了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直接交往,请你列举这个史实?
(4)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的管理西域军事、政治及保护商旅往来的机构叫什么?
(5)沿着丝绸之路,在西汉末年有一个外来宗教传入中国,这个宗教是什么?
(6)这条通道在当时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1分)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2分)
(4)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在教育上的贡献是什么?
(5)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又出现了哪两位代表人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