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扇子
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这是民间流传的一个谜语。稍加思索,不难猜出它的谜底是扇子。提到扇子,我们总会想到它在炎炎夏日,驱酷暑送清风的功劳。可是,你知道扇子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么?
我国是扇子的故乡,扇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很早以前,古代的能工巧匠就开始制作扇子,而且由于时代不同,扇子的样式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最初的扇子叫羽扇,是用鸟的羽毛制成的。工匠们采集飞禽羽毛,选用其中又长又美丽的,按颜色配在一起,制成一把把美丽的羽扇。不过,羽扇刚诞生时,并不用于扇风解暑,而是由侍者手持,为帝王遮风蔽日,有时也作为仪仗。只是到了汉代,羽扇才有了今天的用途。羽扇产生后,很快就成为文人儒将的爱物。《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的孔明军师,手中常常轻挥一把鹅毛扇,神态潇洒地运筹于帷幄之中。这鹅毛扇就是羽扇的一种。苏东坡在词中这样描写周瑜: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寥寥数语,为我们描绘出一位风流倜傥的都督形象。由此可见,羽扇在三国时期已经普遍被人们使用。
大约在汉末,又出现了一种新扇子——团扇。用竹木或兽骨做柄,竹篾或金属丝做成圈,蒙上白色的绢、纸而成。聪明的艺术家又在扇面上题诗作画,团扇就更精美了。
唐朝 A 的《 B 》中有“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这里的“轻罗小扇”应该就是指这种小扇子。随着历史的发展,团扇渐渐只成为小姐贵妇们的宠物。《红楼梦》里的“宝钗扑蝶”中,薛宝钗拿的就是这种扇子,只不过扇面上的图案是用五彩丝绣成的。团扇上的图案或是花鸟虫鱼,或是古代仕女,件件都是精美的工艺品。
大概在唐代,折扇从朝鲜传入我国,开始得到一些官僚贵族、文人墨客的喜爱。这种扇子是由竹、木、象牙等做骨架,上面蒙上纸或绢做成。可以折叠,打开有30~40厘米宽,而折上只有2~3厘米宽,30厘米来长。它比较耐用,携带方便,因而久盛不衰,我们今天大多也使用这种扇子。折扇有几十种,最常见的扇面是纸的,上面或题诗,或绘画,或诗画俱全。在扇面上作画,宋朝时就有这种风气。北宋画家郭熙年迈时曾在扇面上画了一幅风景画,后来这把扇子被苏东坡得到。苏东坡对郭熙绘画技术赞叹不已,亲自为画题诗,成为宋朝一段佳话。
随着扇子的发展,扇子艺术产生并发展起来。明朝画家唐伯虎经常在扇面上作画题诗。他作画题诗的扇子,成为后人收藏的艺术珍品。
到了近代,有许多画家还举办了扇画展览。朱孔阳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书法家。他当年在上海卖艺时,曾与陶冷月先生合办扇展。陶先生作画,朱先生挥毫作书,“陶朱公卖扇”,一时传为美谈。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扇子外,我国劳动人民多使用植物的茎叶做成扇子。如葵扇、蒲扇、棕榈扇等。这些扇子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物美价廉,经久耐用,又能就地取材,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我国的扇子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制作精巧,有许多是精美工艺品。其中浙江杭州的黑纸扇、湖州的羽毛扇、广东新会的葵扇、四川自贡的竹丝扇,被誉为“扇子之王”,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扇子的制作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扇子艺术也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请为A处填上作者的名字________;B处填上作品的名称________。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文中抓住它的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加以说明的。
文中主要说明了几种扇子的样式?它们各具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植物茎叶做成的扇子”不能“登‘大雅之堂’”,却受到人们普遍喜爱?
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爱的礼物
那天姐姐收拾家时,无意中翻出我的“百宝箱”,里面什么都有:玻璃弹球、纸剪小鸡、塑胶小人、绣花布片……
“你从哪儿弄来这些没用的东西?该扔了。”
“那可不行,”我连忙阻止,“这是我的宝贝,是我的学生送的礼物!”我一件件把玩着那些东西,那个玻璃弹球是李军送的,那个塑料小人是霍丽送的……我可以说出每一件礼物的来源。
这时,一张薄薄的画纸月入眼帘,我小心的地拿起它,记忆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
那是一天放学后,我抱着一摞作业向办公室匆匆走去。我的一个学生朝我跑来:“老师,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她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亮。
“是吗?”我装作很认真的样子,心里却因为想尽早赶回去而焦躁起来。
“看,这是我画的小仙女,好看吗?”她从身后拿出她的宝贝,展示给我看。过于艳丽的色彩与稚拙的手法使那个所谓的小仙女看起来像个夜叉。“喏!送给你!”她得意地把那张画递向我。
“哦……谢谢。”我勉强地说,“不过,我现在不能拿。再说,我没处放。”
“哦。”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垂下手,慢慢的走开了。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因为我无法忘记我拒绝后她的眼光中的失望和沮丧。我立刻找到她,诚恳地说:“你送我的那张好看的画呢?”她看着我,面无表情的说:“我想你可能不喜欢,所以送给别人了。”
她的表情和决定让我很难受,我想尽可能挽回自己的过失。“也许你愿意再画一张送给我?”我试探地问。
“你喜欢吗?”
“是的!”我努力回忆那张画。我这回不再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看,而是以一个山区10岁孩子的眼光去看它,“那么多颜色在一起真好看,而且小仙女的梅花耳环很漂亮!”
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我今晚再画一张,明天送给你!”
我看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
从那以后,我经常收到学生送我的礼物。那些礼物实在不值什么钱,但对我来说却无比贵重。因为当他们送礼物时,可以从他们微笑的脸上看出,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本文生动描写了小女孩的神态,也传神地表现了她的心理。表现她对老师的爱并期待老师收下礼物的一句是“___________”;表现她自信老师一定会喜欢她送的礼物的词语是“___________”;表现她遭拒绝而失望、沮丧的一句是“___________”;而“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一句则表现她“___________”的心理。
小女孩画的“小仙女”像“夜叉”,并不美,可为什么老师还说那是张“好看的画”呢
说说选文最后一句话“ 因为当他们送礼物时,可以从他们微笑的脸上看出,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从内容和结构上看起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作用。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着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读了这段文字,你一定被老英雄的壮举所感动,你觉得老英雄身上有哪些高贵的品质?
“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要划来划去?在船头放大捆莲蓬是为了自己吃吗?文中一个比喻句“举起篙来……老玉米一样”,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菱目睹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请你想象一下她此时的心理,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清明的心弦
王蒙
①我喜欢北方的初冬,我喜欢初冬到郊外、到公园去游玩。
②地上的落叶还没有扫尽,枝上的树叶还没有落完,然而,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的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春天它急着发芽和生长,夏天它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果实是大树的骄傲、大树的慰安,却又何尝没有把大树压得直不起腰来呢?
③现在它宁静了,剩下的几片叶子,什么时候落下,什么时候飞去,什么时候化泥,随它们去。也许,它们能在枝头度过整个的冬天,待到来年春季,归来的呢喃的燕子会衔了这经年的枯叶去做巢。而刚出蛋壳的小雏燕呢,它们不会理会枯叶的琐碎,它们只知道春天。
④湖水或者池水或者河水,凌晨时分也许会结一层薄冰,薄冰上有腾腾的雾气,雾气倒显得暖烘烘的。然后,太阳出来了。有哪一个太阳比初冬的太阳更亲切、更妩媚、更体贴呢?雾气消散了,薄冰消融了,初冬的水面比秋水还要明澈淡远,不再有游艇扰乱这平静的水面了,也不再有那么多内行的与二把刀的贪婪的垂钓者。连鱼也变得温和秀气了,它们沉静地栖息在水的深处。
⑤地阔而又天高。所有的庄稼地都腾出来了。大地吐出一口气,迎接自己的休整,迎接寒潮的删节。当然,还有瑟缩的冬麦,农民正在浇过冬的“冻水”,水与铁锨戏弄着太阳。场上的粮食油料早已拉运完毕,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整理谷草。在初冬,农民也变得从容。什么适时播种呀,龙口夺粮呀,颗粒归仓呀,那属于昨天,也属于明天。今天呢,只见个个笑脸,户户柴烟,炕头已经烧热,穿开裆裤的小孩子却宁愿呆在家门外边。
⑥这时候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游人与过客已经不那么拥挤。大地、花木、池塘和亭台也显得悠闲,她们已经没有义务为游人竭尽全力地展示她们的千姿百态。当她们完全放松了以后,也许会更朴素动人。而这时候的造访者,才是真正的知音。连冷食店里的啤酒与雪糕也不再被人排队争购,结束了她们大红大紫的俗气,庄重安然。
⑦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野鸽子在天空飞旋,野兔在草棵里奔跑。和它们一起告别盛夏和金秋,告别那喧闹的温暖;和它们一起迎接漫天晶莹的白雪,迎接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的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迎接古老的农历的年。二踢脚冲上青天,还有一种花炮叫做滴溜,点起来它就在地上滴溜滴溜地转。
⑧初冬,拨响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欢。作者笔下的树、水、郊野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用简要的词语概括。(3分)
作者第②段写春夏秋三季的树的用意是什么?(2分)
第⑤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请分析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
社戏(选段)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品味文中画线句中加点的“踊跃”一词的表达效果。
结合《社戏》全文,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3分)
珍 惜 你 的 财 富
①1860年,林肯参加了总统竞选。林肯的对手道格拉斯是一位大富翁,他租用了当时最豪华的竞选列车到全国各地发表演说,而且每到一站都要奏乐鸣炮以造声势。他得意洋洋地宣称:“我要让林肯这个乡巴佬闻闻我的贵族气味儿。”
②林肯没有专车,他买票乘车。每到一站,朋友们为他准备一辆耕田用的马拉车。林肯发表竞选演说讲道:“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位妻子和三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租有一个办公室,室内有桌子一张,椅子三把,墙角还有大书架一个,架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帷一可依幸的就是你们。”
③林肯用这段简短的演讲巧妙地展示了自己的财富观:______________是财富;______________是财富;______________更是财富。相比之下,道格拉斯极尽奢华也只是展示了财富的一种——物质财富罢了。
④遗憾的是,我们在计算自己的财富时常常会忽视那些林肯式的财富,而一味执著于道格拉斯式的财富。
⑤实际上,人生中的财富有许多种:
⑥亲人的关爱是财富。下雨时父亲送来的一把雨伞;天冷时母亲织就的一件毛衣;挑灯夜读时妻子端上的一杯香茶;卧病在床时亲戚送来的一碗热汤。这些东西看似平常,实则珍贵。它帮我们驱散着冬的寒冷与夜的寂寞,让我们的人生一路有温暖相伴。
⑦友人的情谊是财富。危难时朋友的挂助;困惑时师长的点拨;失意时同事一个鼓励的眼神;得意时老友一句善意的提醒。这种无形的财富同样弥足珍贵,它帮我们迈过了人生中的一道道沟沟坎坎,让我们前行的脚步更加从容、稳健。
⑧宽容的胸怀是财富。它可以使我们远离世间的纷争与扰攘。有了这笔财富,我们就不必斤斤计较于自己所受的伤害、喋喋不休于他人所犯的过失。我们会拥有宁静的心境和安然的梦境,拥有善于发现自然与人性之美的眼睛。
⑨独立的人格也是财富。它可以使我们远离卑琐与懦弱,不随波逐流、不盲从。有了这笔财富,我们就不必为一个职称去与人勾心斗角,也不必为一套住房去向人胁肩谄笑,我们会过得轻松自然、坦坦荡荡。
⑩好书是财富。它引领着我们穿越重重时空,来到东晋,在东篱下看菊花绽放;来到晚唐,在杜甫的茅屋里听秋风高唱;来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在莎士比亚的指点下拜晤年迈的李尔王;来到19世纪的法国,在雨果的介绍下结识勇于自新的冉·阿让。于是我们的心灵不再贫瘠狭窄,它在阅读中不断丰盈、成长。
(11)经典音乐也是财富。它用最生动的语言诉说着人生中的欢乐与美好、痛苦与忧伤。它让我们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让喜怒哀乐的情感得以抒发,让心灵中的杂质在乐声中渐渐融化。于是我们的心灵不再浮躁不安,它在聆听中渐渐变得沉静、优稚。
(12)年轻是财富;智慧是财富;健康是财富;诚信也是财富。就像你不会轻易丢弃存折与现钞,而是小心地把它们保存起来一样,也请你好好珍惜、用心守护人生中的各种财富,让它们不断地积累、增长。也许有一天,当你拥有了和谐的生活和充实的心灵时,你会发现自己也成了一位富翁,当然,不是道格拉斯式的,是林肯式的。认真阅读全文,从文中摘录一句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为什么要珍惜你的财富?
(2)作者认为,应该怎样珍惜你的财富?认真阅读林肯的演讲内容,然后概括、填空(每空不超过5字)。
林肯用这段简短的演讲巧妙地展示了自己的财富观:_______________是财富;___________________是财富;___________________更是财富。请为第⑧段中“宽容的胸怀是财富”的论点分别列举一个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人生中的财富有许多种”,除了文中具体写到的种种外,你还可以写出更多的“财富”:“知识”“智慧”“年轻”“健康”“诚信”“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心” “学习的经验”……请选择一种“财富”,写成一段话(要求:使用排比句,6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