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安徽省委、省政府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据某报报道,目前初中生的校外生活比较单调,他们渴望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和场所。(见下表)
|
大部分时间 |
自由支配时间 |
|||||
内容 (可多选) |
完成 作业 |
参加 辅导班 |
看电视 (卡通片、 综艺类) |
玩电 脑游戏 |
阅读 书报 |
社会 实践 |
体育 活动 |
比例 |
80% |
69% |
81% |
41% |
12% |
2% |
14% |
请你根据下面的几个问题,结合实际,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
(1)上述数据表明初中生的校外生活存在哪些问题?
(2)从政府和学校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3)针对上述原因,请你谈谈解决问题的途径。
(4)合理安排校外生活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何作用?
观察漫画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某市举办的大学生招聘会上,找工作的家长比大学生还要多。许多本该由大学生自己做的事情,却由家长代劳:简历由家长帮着投,与用人单位交谈时由家长上阵,去哪个单位家长说了算,甚至有的大学生自己在家睡觉,让家长替自己来应聘。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2)这种现象对这些大学生们有什么危害?
(3)如何改变这种现象?
材料一:我国实施“千人计划”引进人才,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科学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创新创业。
(1)有人说:“人才就是指这些科学家和领军人物。”请你谈谈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材料二:荣膺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殊荣,曾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钱学森虽然走了,但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也就是说根据下面表格提供的钱学森事迹谈谈对青少年成才的启发。
(3)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国家需要各种人才,每个人都有机会为祖国争光添彩。这样的的时代要求我们青年学生怎么做?
某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式,结合课本知识来了解社会现实,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探索,同学之间也经常相互设疑提问,相互问答,提高学习效率。现撷取他们的几朵思想火花作一展示,并请你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问:
(一)搜集的“社会现象”资料:
1.2010年初,国家批准包括苏州在内的16个城市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到2020年,苏州市的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核心竞争力得到根本提升。
2.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江苏省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这是我省在实行免收学杂费后,作出的又一项惠泽义务教育阶段学子的重要举措。
(二)提出的疑问:
(1)对于社会现象1,甲同学提问:国家为什么要创建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对于社会现象2,乙同学提问:从保证受教育权利角度分析,江苏省为什么要这么做?
(3)对于这两个社会现象,丙同学提问:两者有何内在联系?
90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师昌绪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建国初,他排除万难回到祖国参加建设,成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鞍钢工作组的负责人。当时中国缺镍无铬,又受到封锁,他带领科研小组,克服种种困难,研制出我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他在科研方面的特点是:既努力发展新合金品种,又重视应用基础研究;既从事实验研究,又十分重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退休后,师昌绪还坚持研究、教学三十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1)师昌绪院士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请你结合师昌绪院士事迹给我们中学生的学习提两点建议。
柏万青,上海市人大代表,人民调解员,2009年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她长期承担社区学校工作,组织志愿者帮助老人解决生活困难、维护其合法权益。世博会期间,她动员、组织市民成立安全志愿者服务队。作为调解员、社会名人,她将家事调解搬上荧幕,符合“社会矛盾的化解、社会管理的创新、公正廉明的执法”三项政法重点工作。柏万青被评为2010年度法治人物。
(1)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2)结合材料说明,柏万青为什么被评为“2010年度法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