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位于42°N附近的我国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该山地为( )
| A.天山 | B.小兴安岭 | C.长白山 | D.阴山 |
关于a、b两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湖的形成原因与贝加尔湖相同 |
| B.b河流经沙漠地区,流量小 |
| C.b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a湖 |
| D.b河有春汛与夏汛 |
该山地所在区域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 A.土地荒漠化的防治 |
| B.水土流失的治理 |
| C.中低产田的治理 |
| D.农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
“最大可能蒸发量”是指地表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产生的最大蒸发量.下图是某地1961~1990年间相关统计资料图。
该地最可能是
| A.莫斯科 | B.北京 |
| C.罗马 | D.悉尼 |
从水平衡角度来看,该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 A.春季 | B.夏季 |
| C.秋季 | D.冬季 |
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下表,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 地点 |
A |
B |
C |
| 海拔(米) |
500 |
250 |
600 |
| 某沉积层埋藏深度(米) |
421 |
3 |
412 |
该区域可能属于
| A.向斜谷 | B.背斜谷 |
| C.向斜山 | D.背斜山 |
对该地貌形成过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 B.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
| 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 D.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
下图为某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虚线范围内可能出现
| A.暴风雪 | B.雾霾弥漫 |
| C.沙尘暴 | D.风和日丽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回答下题。
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下渗 | B.径流 |
| C.蒸发 | D.水汽输送 |
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 A.补充城市地下水 | B.减缓城市内涝 |
| C.缓解城市缺水 |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
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显示,1992~2012年()
| A.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减少 |
| 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 |
| C.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人口数量比较接近 |
| D.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 |
目前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 )
| A.逆城市化阶段 | B.初期阶段 |
| C.中期阶段 | D.后期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