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按氯元素化合价由低至高的排列顺序,在HCl、X、HClO、KClO3中,X代表的是:

A.NaCl B.KClO C.Cl2 D.ClO2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B.

C.

D.

如图中甲﹣戊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物质.甲、戊为氧化物且甲为黑色固体,乙、丙分别是酸和碱中的一种,丁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可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丙溶液能与戊反应生成丁

C.

甲→戊只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D.

不能由甲通过一步反应生成丁

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 3℃时甲的饱和溶液

B.

可用t 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C.

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

分别将t 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 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KCl固体中的KClO 3

加入少量MnO 2固体,加热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气泡的情况

C

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O 2的含量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

D

探究稀盐酸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

A.

A

B.

B

C.

C

D.

D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 2S+O 2═2X+2H 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

X的化学式是Ag 2S

C.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