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I)是人必须的重要微量营养元素之一。为了消灭碘缺乏症,人们必须食用“碘盐”——含规定量碘酸钾(KIO3)的食盐。若要获取2.54g碘,需要碘酸钾(KIO3)多少克?
为防治碘缺乏病,我国正推广食用加碘盐,即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化学式为KlO3),严禁出售不含碘的工业盐。下面请按要求解题。
(1)Kl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 B.+3 | C.+4 | D.+5 |
(2)Kl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三位数字,碘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7)
(3)正常人每天需要补充大约0.1mg碘元素.若 1 000 g 碘盐中约含33.7 mg 碘酸钾,那么一个正常人一天大约需要吃多少克这种含碘盐?(结果取整数)
给29.4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
29.4 |
27.4 |
25.4 |
23. 4 |
21.4 |
19.8 |
19. 8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氯酸钾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剩余固体由哪些物质组成?它们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相关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一个三通管(三个管口都未密封,与空气相通),在三通管的上部和下部各放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然后将它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连接。(如图1,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Ⅱ.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观察到相关现象后,停止实验。
Ⅲ.取下图1中的三通管,把贴有试纸B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如图2),
观察实验现象。
注:整个实验中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的挥发,且图1中产生的气流较缓慢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Ⅱ步骤中三通管内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由此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的性质。
(2)实验Ⅲ步骤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
(3)若不改变图1的实验装置,还要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具有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补充的实验是__。
(4)取1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05.4g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且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的挥发)
反应前 |
反应后 |
||
实验 数据 |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
150 g |
12 g |
157.6 g |
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g。
②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结果精确到0.1%)。
下图为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生产的“新盖中盖牌”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D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试计算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计算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根据你对补钙产品的调查和已有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物质可作为补钙品直接服用的是(填字母)。 A.氧化钙 B.氢氧化钙 C.葡萄糖酸钙
某同学为了检验家里购买的硫酸铵化肥是否合格,他称取27.5 g化肥样品与足量浓烧碱溶液加热,产生的氨气用100.0g废硫酸吸收。测得吸收氨气的溶液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所涉及的反应为:
(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2NH3+H2SO4 ==(NH4)2SO4。
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氨气g。
(2)该化肥的含氮量为 (精确到0.1%),则这种化肥属于(填:“合格”或“不合格”。合格硫酸铵含氮量为20%以上)产品。
(3)请计算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若实验过程中氨气被完全吸收,但该实验测得硫酸铵化肥的含氮量高于实际值,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