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现象不属于城市化进程标志的是(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
B.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
C.劳动力由第二、三产业向第一产业逐渐转移 |
D.城市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多 |
甲图为2010年安徽省轻、重工业增速分月比较图,乙图为安徽省2010年1~12月份部分市累计工业增加值及累计工业增速比较统计图。完成下题。从图中可知()
A.2010年安徽省各月轻工业增速均超过重工业增速 |
B.2010年安徽省轻工业、重工业增速逐月呈上升趋势 |
C.2010年累计工业增加值大的城市,累计工业增速也大 |
D.毫州工业基础薄弱,2010年累计工业增速快 |
近两年来,安徽省工业快速发展,其积极影响主要是()
①增加就业机会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推动城市化进程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下题。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 | B.黄淮平原 | C.辽东丘陵 | D.闽浙丘陵 |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图8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
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
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
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
C.蒸发量增加 |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 B.植被覆盖率增加 |
C.降水、下渗量减少 | D.城市热岛效应 |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国家 |
日本 |
巴西 |
瑞典 |
尼日利亚 |
中国 |
韩国 |
世界 |
平均年龄中位数 |
44.6 |
28.9 |
41.7 |
15.2 |
35.2 |
37.9 |
28.4 |
从表中可分析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5.2岁,属年轻型人口 |
B.表中各国,日本是人口最老的国家 |
C.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65岁)比中国的多 |
D.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的高 |
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但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是因为
A.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 |
B.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 |
C.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女性人口远多于男性人口 |
D.引进外资,带来外籍劳动力的大量涌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