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1年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截止。该意见稿提出,在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而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均采用PM10的监测数据。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下图为北方某城市的PM10月平均浓度统计图。
(1)描述该城市PM10污染的季节变化特点。
(2)说明该城市PM10污染冬夏季差别的原因。
读图2“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为北半球的_____(1月或7月),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快或慢)。
(2)此时,B地的气候特征是___,形成原因是_____该气候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
(3)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表示上图中C点气候类型的是______。(填数字代号)
读图1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是北半球的_____节气。
(2)AB弧是晨昏线中的____(晨线或昏线)。A点的地方时是___点。
(3)A、B、C三点中昼夜长短状况大致相同的是_____和____
(4)A、B、C三点中同时看到夕阳西下的是_____和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从性质上看,甲图中B是_________气团,A 是_________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地。
(2)甲图为_______锋天气图。该锋面过境时,其天气状况__________________ ,该锋面过境后,E地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F处是______________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位于__________半球,在其控制下_____天气。
读地质剖面图,回答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
(2)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C处在地貌上是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处在地貌是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_,B处在地貌上往往形成_______________,如我国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字母所在位置气压带的名称。
ACE
(2)在图中用箭头绘出三个风带的风向。
(3)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相关,地中海气候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南亚夏季西南季风的形成是风带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而成的(填写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