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某经线上点F,虚线为过该点的地面垂直线,Q1、Q2是F点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完成问题。若F点的地方时是世界标准时,则北京时间为
A.6点或18点 | B.7点或19点 |
C.8点或20点 | D.12点或20点 |
若角θ、ω相差12°,则F点纬度为
A.12°N | B.78°N | C.72.5°N | D.84°N |
读图,回答:
图体现出的地理过程是
A.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 B.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
C.岩浆的冷却凝固过程 | D.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
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
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 |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 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
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回答:表中A、D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B.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海浪作用与表中B、C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荒漠、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针叶林
C.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关系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孟加拉国南部沿海地区
A.山高谷深,水流湍急 | B.河流排水条件好,不易造成洪涝灾害 |
C.地势低平,水流缓慢 | D.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