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A,该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
A.A=B=C | B.B=C=D | C.A=C=D | D.A=B=D |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鉴别涤纶面料与羊毛面料 |
取样后,分别灼烧,闻气味 |
|
检验废水中是否含有
|
取样后,滴加
溶液 |
|
鉴别碳粉和氧化铜粉末 |
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硫酸,加热 |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取样后,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 | 在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
B. | 在 溶液中通入 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
C. | 在 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
D. | 在 溶液中加入 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 |
B.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
C. | 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 |
D. | 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③⑥ |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 |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C. | 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
D. | 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
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 ↑ | B. | |
C. | ↑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