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省运会主场馆地址位于湛江市坡头区海湾大桥桥头北侧。建设体育馆需要大量的钢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了。
(1)盛水的铁锅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易生锈。钢铁生锈的条件是 ,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这是利用了不锈钢的 (填字母)。
A.耐腐蚀性 | B.延展性 | C.导热性 | D.导电性 |
(2)设计从废水中回收铜和硫酸亚铁固体的实验方案如下:
金属X是 ,加入适量的溶液Y是为了除去不纯的铜中过量的金属X,则Y的化学式是 。将步骤①和步骤②的滤液混合的好处是 。
请根据图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
(2)温度为 (填“t1℃”或“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
(3)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随意丢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塑料不属于 (填选项);
A.有机物 B.合成材料 C.纯净物
(2)能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填选项)
A.加入明矾 B.加入活性炭 C.煮沸
(3)铁制品表面涂一层油漆能防锈蚀,其原理是阻止了铁与 接触;
(4)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医用生理盐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氯离子,请画出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汞原子 ,
(2)3个铁离子 ,
(3)4个氨分子 ,
(4)加碘盐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 ,
(5)核电荷数分别为8、12的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 ,
(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单质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酸、碱、盐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一]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
(1)实验现象为 ,甲同学由此判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2)小组内其他同学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完善,理由是 。
[探究二]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
乙同学向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如表
加入盐酸体积V/mL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混合溶液温度 T/℃ |
15.2 |
19.6 |
22.0 |
26.0 |
28.2 |
26.7 |
25.7 |
24.7 |
23.7 |
22.9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混合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 。
(5)小组内其他同学提出“将10%的盐酸直接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也能得出相同结论”,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6)丙同学将甲同学和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混合,未发现明显现象。现将混合液中的氯化钠进行提纯,具体的操作为 。
[探究三]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分步反应
[查阅资料]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反应是分步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当碳酸钠反应完后才发生第二步反应。
丁同学向106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
(7)A→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若B点横坐标为150,则其纵坐标为 。
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金属材料。如图是某硬铝的主要成分。
(1)硬铝属于 (填“合金”或“纯金属”)。
(2)将适量硬铝(已砂纸打磨处理)放入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3)将足量硬铝粉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出现蓝色,出现蓝色的原因是 ,写出此时溶液中溶质成分并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