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 ,其中A代表 ,B代表 ,C代表 。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 ;E 。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_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 、 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 、 系统。而CO2的排出则要经过 、 系统。
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用其进行杂交试验可得到下列四组试验结果:
A.♀甲×♂乙→F1呈甲性状 | B.♀甲×♂乙→F1呈乙性状 |
C.♀乙×♂甲→F1呈甲性状 | D.♀乙×♂甲→F1呈乙性状 |
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可用来说明甲性状为显性性状的试验是________组。
(2)若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试验中的甲性状个体基因型为杂合体的试验是________组。
(3)若为细胞质遗传,试验应符合________组结果。
(4)当亲代的甲性状为显性纯合体,且产生的F1为雌性时,符合伴性遗传的试验应是________组。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存在于许多细菌及酵母菌等生物中。请根据实验原理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选择运载体质粒,明确质粒的抗菌素基因所控的抗菌素类别。
实验原理:作为运载体的质粒,须有标记基因,这一标记基因是抗菌素抗性基因,故只有具有抗菌素抗性的细菌,其质粒才可用作运载体。
材料用具:青霉素、四环素的10万单位溶液、菌种试管、灭菌的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酒精灯、接种环、一次性注射器、蒸馏水、恒温箱等。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三个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并标1、2、3号,在酒精灯旁,用三支注射器分别注入1ml蒸馏水、青霉素液、四环素液,并使之在整个培养基表面分布均匀。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豇豆对多种害虫具有抗虫能力,根本原因是豇豆体内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基因)。科学家将其转移到水稻体内后,却发现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CpTI蛋白质的积累量不足。经过在体外对CpTI基因进行了修饰后,CpTI蛋白质在水稻中的积累量就得到了提高。修饰和表达过程图3所示:
图3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CpTI基因是基因工程中的________ ,为减少工作量和盲目性,获以CpTI基因时应尽可能采用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mRNA为模板合成所需基因,完成这一过程需要 ________酶和DNA聚合酶等;二是根据已知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目的基因结构中的________的核苷酸序列,再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
(2)用化学方法合成的CpTI与豇豆体内的CpTI相比,前者的核苷酸数目________后者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3)“信号肽”序列及“内质网滞留信号”序列之所以能修饰到CpTI上,是由于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在①过程中,要使用________酶,②过程称为 ________ 。
(4)检测修饰后的CpTI基因是否表达的最好方法是______ 。
科学工作者将从苏云金杆菌中分离出来的杀虫晶体蛋白质的基因(Bt),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转移到棉花植株中,培育出了转基因的抗虫棉。Bt基因在棉花植株的细胞中表达,使棉花植株产生原毒素(杀虫晶体蛋白),达到抗虫的目的。
(1)在实验室中,欲快速、大量地获得Bt基因,在合成Bt基因的试管中加入的物质有________。
(2)图3—3—3中A→B→C表示杆苏云金菌的DNA复制过程,黑点表示DNA分子复制的起始点,“→”表示DNA分子复制的方向,从左到右表示复制的时间顺序。若A中含48502个碱基对,子链的延伸速度是105个碱基对/分,则此DNA分子复制完成约需30秒,而实际上只需16秒。根据图中A—C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图3—3—3
(3)Bt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__
(4)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一般都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减缓________增加的频率;抗虫棉培育成功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美检测雇员基因缺陷引发首例基因歧视官司
据新华社电美国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近日将美国北圣菲铁路公司上法庭,要求这这家公司停止对其雇员进行基因缺陷检测。这是美国首例与工作场所基因隐私和基因歧视有关的法律纠纷案。据报道,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在诉状中说,北圣菲铁路公司从部分雇员身上采集血样,然后进行基因缺陷检测,这种把基因检测结果作为雇人基础的做法违反了美国残疾人法案,应该立即禁止。该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说:“在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警惕,确保新科技成果不被用于违反劳动者的权利”。
由于担心基因检测将使一些体质差、易于受伤或患病的人不被用人单位雇佣,美国22个州已经通过了禁止在雇人时借助基因检测做决定的法案。
(1)文中的“基因缺陷”是指________。
(2)导致“基因缺陷”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3)对“基因缺陷”可以采用________方法来治疗。
(4)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