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史书记载,苻坚在决定攻打东晋之前,曾声称:“四方基本平定,只剩下南方的东晋还在抗拒王命。我要亲自统率大军出征;一举荡平江南地区。以我百万大军,把马鞭扔在长江中,就可以阻断长江水流,征服东晋如同疾风扫秋叶一样。”如果你是前秦政权的一名大臣,你会对苻坚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1775年,战争爆发。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3年,赢得独立。1787年,制定宪法。
材料二 1789年,大革命开始,不久颁布了《人权宣言》。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1794年,革命结束。
材料三

⑴材料一所述战争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
⑵材料二中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请你写一篇介绍拿破仑(生平)的短文。(要求:字数不超过100字)

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读懂历史人物,并最终得到感悟和启发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以下是四位历史人物的图片材料。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根据人物的图片选择相应的名言,把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8分)
①“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的海地……在内。” ------ _____________
②“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不再分裂,它将成为一样完整的东西,非此即彼。” ------ _____________
③“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 _____________
④“天才不过是百之二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 ------ _____________
(2)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和任务之一。请你从以上历史人物中任意选择一位,作简要客观公正的评价。(2分)
(3)学习历史最终目的之一是获取感悟,以启迪于今天。追寻上述历史人物的足迹,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感悟?(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世界博览会(WORLD EXP0,简称“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材料三:18世纪中期,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材料一出自哪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什么文献?
(2)材料三中这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的革命叫什么名称?(2分)根据所学知识,英国1851年的世博会有可能展出的先进工业展品是什么?(请写出三个以上6分)
(3)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l851年英国为何能首先举办世博会?
(4)除了我们在材料三的题目中所指出的意义(影响)外,你还能答出这场革命的其它意义(或影响)吗?(4分)

阅读下列有关英国近代政体确立过程的材料:
材料一 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制已名存实亡。共和制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材料二 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会与王权的关系较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上都能保持合作。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作任何实质性调整。
材料三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摈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这通过三个方面的“革命解决”,即王位继承问题的解决、“宪法解决”和“财政解决”,对中央权利结构作了重大而适度的调整。
光荣革命取得了重大成功,它遏止了168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有的君主制形式继承下来,国王继续保持了许多重要权力,……但他只能在议会广泛限制的范围内行使这种权力,一遇冲突,只要议会采取不妥协和动用财政手段,总能迫使国王屈服,国家主权的重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移到议会一边。
请回答:
⑴ 材料二中,复辟政府的政策有何特点?原因何在?
⑵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的国家政体的确立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贯穿这一过程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
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君主立宪制在当时英国确立的必然性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瓦特和他发明的机器。

材料二: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煤的大规模开采的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中出现的机器是什么?它把人们带进什么时代?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只要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