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蝶恋花·聚骨扇
完颜璟
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
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
【注】①聚骨扇:折叠扇。②完颜璟,金世宗完颜雍孙,金世宗病死后继位。庙号章宗,谥号英孝皇帝,统治期间曾出现金朝发展的极盛阶段——明昌之治。③湘江龙骨:湘妃竹,这里指扇子骨架。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片写出了聚骨扇哪些特点?
词的下片由扇及人,写作者赏玩聚骨扇。请结合词句分析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说说最后两句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成都书事(其二)
陆游
大城少城柳已青,东台西台雪正晴。
莺花又作新年梦,丝竹常闻静夜声。
废苑烟芜迎马动,清江春涨拍堤平。
樽中酒满身强健,未恨飘零过此生。
注:这首诗作于陆游50岁左右,当时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陆游在他幕下任参议官,住在成都,身居闲职。
律诗受格律制约,常常变动词的位置,打破常规句法。请按常规语法,写出颔联句序。
诗歌前三联描写了怎样的自然景象?请简要分析。
如何理解尾联中的“未恨”的情感?请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
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 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 曾几,南宋诗人。此诗作于作者新任浙西提刑。
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
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诗题中的“喜”的。
你是怎样理解诗人的喜雨情怀的?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折桂令·九日
[元]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 ①强整:勉强整理。②翠袖:和下文的“玉手”皆指歌女。
此曲题目“九日”指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从曲子中找出相关词语作说明。
这首曲子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结合全曲,简要分析“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水槛遣心》①
杜甫
去郭轩楹敞②,无村眺望赊③。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 ②轩:长廊。楹:柱子。 ③赊:远。
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试对此联进行赏析。
分析尾联的表现手法。
概括本诗的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二三两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具体分析。
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