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开头两句写景作者的视点不同,请具体说说两句各写了什么景。
仔细体会,说说本诗作者表现的是什么情绪。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南乡子·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①述古,陈襄字,苏轼好友。熙宁七年(1074),陈襄杭州任满,移任南都(今河南商丘南)。苏轼作此词送别。②临平山,在杭州东北。临平塔时为送别的标志。
阅读上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1)这首词中“荧荧”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与赏析(共36)
一 鹭 图刘羽(明)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向斜阳白头。
阅读上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1)首句“芳草垂杨荫碧流”描绘的春景有何特点?对刻画白鹭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托物言志,请结合第三、四句诗说说“独”“叹”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古诗《迎燕》,回答问题。
迎 燕〔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相伴过年华。
“咫尺”比喻什么?
这户人家为什么“不下旧帘遮”?

根据全诗内容,试阐述燕与人的关系。

古诗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歌首联“”和“”这两个短语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
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