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FeC12溶液中通入适量C12
溶液由浅绿
色变为黄色
C12的氧化性比FeC13的强
B
淀粉溶液在硫酸存在下水解一段时间后直接与银氨溶液混合
无银镜出现
淀粉没有水解
C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某种气体
出现白色沉淀
该气体一定是CO2
D
BaSO4固体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中,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
有气体生成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产物时,试纸先变蓝后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
B.变蓝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褪色是因为可能发生了:
C.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l tool的质量为52.59,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
D.若化学计量数,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某溶液中含有;、等五种离子。将过量的G固体加入其中后.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B.
C.
D.

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2A(g)+2B(g)C(g)3D(g);
现将2mol A和2 mol B充人体积为V的甲容器,将2mol C和6 mol D充入乙容器并使乙容器在反应开始前的体积为2V(如图所示),保持反应过程中两容器的温度与起始时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容器中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两容器内压强相等
B.甲、乙两容器中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相等
C.向甲容器中再充人2 molA和2 molB,平衡后甲中物质C的浓度不变
D.向乙容器中再充入2 molC和6 molD,平衡后乙中物质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

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
B.A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
C.B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氧化物高
D.A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吸烟危害人体健康.在吸烟所生成的700多种物质里,大部分有毒有害.其中危害最大的两种是尼古丁和苯并芘,其分子结构可表示如下:

下列有关这两种有害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苯并芘是分子式为的芳香烃
B.尼古丁是分子式为的含氮衍生物
C.苯并芘分子里的所有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尼古丁分子中的两个环在两个平面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