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与有机物官能团性质无关的是
| A.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
| B.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C.一氯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二氯甲烷 |
| D.钠放入无水乙醇中放出氢气 |
常温下,用 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 20.00mL0.1000 mol·L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 |
B.点②所示溶液中:![]() |
C.点③所示溶液中:![]() |
|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滴定管下端连有橡皮管的为酸式滴定管 |
| B.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记录标准液起始体积时,仰视读数,终点时俯视读数,导致误差偏高。 |
| C.滴定前应首先排除尖嘴部分的气泡。 |
| D.滴定过程中两眼应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
常温下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a 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混合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R2-)+ c(OH-)=c(Na+)+c(H+) | B. c(R2-)>c(Na+)>c(H+)=c(OH-) |
| C.2c(R2-)+ c(HR-)=c(Na+) | D.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a L |
已知反应BeCl2+Na2BeO2+2H2O=2NaCl+2Be(OH)2↓能进行彻底, 以下推断中正确的是
| A.BeCl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灼烧后可得残留物Be(OH)2 |
| B.Na2BeO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灼烧后可得残留物BeO |
| C.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
| D.BeCl2水溶液导电性强,因此BeCl2应该是离子化合物 |
某一密闭绝热容器中盛有饱和Ca(OH)2溶液,当加入少量CaO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有晶体析出②c [Ca(OH)2]增大③pH不变④c (H+)·c (OH-)的积不变⑤c (H+)一定增大
| A.①④ | B.①⑤ | C.①②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