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摆线长为L,小球直径为D,周期为T:
(1)下列必要的措施或做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为了便于计时观察,单摆的摆角应尽量大些
B.摆线长应远远大于摆球直径
C.摆球应选择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
D.用停表测量周期时,应测量单摆多次(一般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然后计算周期,而不能把只测一次全振动时间当作周期

E.测量周期时,应从摆球到达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2)根据以上数据,推导出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g=            .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①用多用电表探测图甲所示黑箱发现:用直流电压挡测量, E G 两点间和 F G 两点间均有电压, E F 两点间无电压;用欧姆测量,黑表笔(与电表内部电源的正极相连)接E点,红表笔(表电表内部电源的负极相连)接F点,阻值很小,但反接阻值很大。那么,该黑箱内元件的接法可能是图乙中

②在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中,一同学利用下列器材设计并完成了"探究导体阻值与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电压表量程 3V 内阻约为 900Ω

电压表量程 10V 内阻约为 3KΩ

电压表量程 60mA 内阻约为 5Ω

电源 E 1 电动势 1.5V 内阻约为 0.2Ω

电源 E 2 电动势 4.5V 内阻约为 0.4Ω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10Ω )。粗细均匀的同种电阻丝,开关、导线和刻度尺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选取图中器材,按示意图连接电路
B.用伏安法测定电阻丝的阻值 R

C.用刻度尺没出电阻丝的长度 L

D.依次减小电阻丝的长度,保持电路其他部分不变,重复步骤B、C
E.处理数据,根据下列测量结果,找出电阻丝值与长度的关系

L(m) 0.9956
0.8049
0.5981
0.4021
0.1958
R( Ω )
104.8
85.3
65.2
46.6
27.1

为使实验尽可能准确,请你对上述步骤中画线处加以改进。
(I)
(II)
(2)有4条用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打出的纸带A、B、C、D,其中一条是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为找出该纸带,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点迹清晰的、连续的4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个点间距离依次为 S 1 S 2 S 3 。请你根据下列 S 1 S 2 S 3 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纸带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9.791m/s2

A.

61.0mm 65.8mm 70.7mm

B.

41.2mm 45.1mm 53.0mm

C.

49.36mm 53.5mm 57.3mm

D.

60.5mm 61.0mm 60.6mm

(1)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Hz ,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ABC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 A B 两点间距 s = C 点对应的速度是(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器材还包括定值电阻( R 0 =5Ω )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实验原理图如图(a).

①在图14(b)的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

②请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
A.检查并调节电压表指针指零;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14(c)所示,读得电阻值是;

B.将开关 s 1 闭合,开关断开,电压表的示数是 1.49V
C.将开关 s 2 ,电压表的示数是 1.16V ;断开开关 s 1

③使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干电池的内阻是(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④由于所有电压表不是理想电压表,所以测得的电动势比实际值偏(填"大"或"小")。

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1)实验步骤:
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 1m ,将导轨调至水平。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 l ,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读为 l= mm
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 s = cm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
⑤从数字计数器(图1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 Δ t 1 Δ t 2
⑥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 M ,再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m
(2)有表示直接测量量的字母写出下列所求物理量的表达式:
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瞬时速度分别为 v 1 = v 2 =
②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的总动能分别为 E K 1 = E K 2 =
③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 Δ E P =(重力加速度为 g )。
(3)如果 Δ E P ,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图1为测量电压表 V 内阻 r 的电路原理图。图中两个固定电阻的阻值均为 R S 1 S 2 是开关, E 是电源(内阻可忽略).
(1)按电路原理图将图2中的实物图连线;


(2)开关 S 1 保持断开,合上开关 S 2 ,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 U 1 ;再合上开关 S 1 ,电压表的读数变为 U 2 ,电压表内阻 r =(用 U 1 U 2 R 表示).


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依次逐个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 m=0.1kg ,取 g=10m/s2 ),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 X i (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然后逐个拿下钩码,同样记录绳下端面的坐标 X i ,绳下端面坐标的值 X i = X i + X i )/2 的数据如下表:

挂在橡皮绳下端的钩码个数
橡皮绳下端的坐标(Xi/mm)


1
216.5
216.5
2
246.7
232.0
3
284.0
246.5
4
335.0
264.2
5
394.5
281.3
6
462.0
301.0

(1)同一橡皮绳的 X i X i (大于或小于);
(2)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甲或乙);
(3)选择一组数据用作图法得出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 k = N/m );

(4)为了更好的测量劲度系数,在选用钩码时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Ⅱ.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得电流-电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电流I/mA
2.7
5.4
12.4
19.5
27.8
36.4
47.1
56.1
69.6
81.7
93.2
电压U/V
0.04
0.08
0.21
0.54
1.30
2.20
3.52
4.77
6.90
9.12
11.46

(1)用上表数据描绘电压随电流的变化曲线;

(2)为了探究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已作出电阻随电流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指出图线的特征,并解释形成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