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下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注:“+”表示具有该条件)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
实验处理 |
CO2溶液 |
+ |
+ |
+ |
+ |
光照 |
白光 |
蓝光 |
红光 |
绿光 |
|
碘液 |
+ |
+ |
+ |
+ |
A.① B.② C.③ D.④
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需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4层 | B.6层 | C.8层 | D.10层 |
在30%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①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 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③洋葱表皮细胞
④干种子细胞⑤蛙卵细胞⑥洋葱根尖的根冠细胞
A.①②④⑤ | B.①④⑤⑥ | C.①②④⑥ | D.②③④⑤ |
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3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
A.h1>h2 Ma>MbB.h1>h2 Ma<Mb
C.h1<h2 Ma<MbD.h1<h2 Ma>Mb
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情况是()
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的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下表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组别 |
a |
b |
c |
d |
e |
f |
蔗糖溶液浓度(mol/L)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实验后花冠细条长度与实验前花冠细条长度的比值 |
1.20 |
1.15 |
1.10 |
0.93 |
0.85 |
0.75 |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消耗的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溶液浓度介于0.4~0.5mol/L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