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小组开展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其收集的资料不恰当的是
| A.戚继光抗倭 | B.岳飞抗金 | C.郑成功收复台湾 | D.雅克萨之战 |
2013年5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出访印度时,发表了题为《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印两国天造地设,注定终将走在一起。60年前,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C.多边外交活动的原则 |
| D.“求同存异”的方针 |
谁抢占了高科技这个前沿阵地,谁就能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启动了( )
| A.星球大战计划 | B.尤里卡计划 |
| C.《2000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 | D.863计划 |
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 A.新中国工业化历程 | B.外交事业的发展 |
|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 D.现代的社会生活 |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 )
| A.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 B.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
|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D.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爱好和平,但仍然要研制原子弹,主要是为了:( )
| A.准备世界核战争的到来 |
| B.打击美国的对台政策 |
| C.加强我国的军事力量,还击帝国主义核进攻 |
| D.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