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分析某生物体内只有一种核酸分子,碱基A与C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5%,碱基U占碱基总数的24%,由此可知该生物是( )
A.玉米 | B.烟草花叶病毒 | C.噬菌体 | D.果蝇 |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错误的是()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 |
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中枢 |
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
如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由图可知()
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竞争激烈 |
B.图a中3个物种的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 |
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3有被排除的危险 |
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竞争激烈程度相等 |
脊神经的背根由传入神经纤维组成,具有传入机能;腹根由传出神经纤维组成,具有传出功能。将脊蛙(只破坏脑的活体)某脊神经的背根剪断,分别刺激其中枢端(靠近脊髓的一端)和外周端;取另一只脊蛙将腹根剪断,分别刺激其中枢端和外周端。预期4次的效应器表现正确的是()
A.剪断背根,刺激背根的中枢端,效应器发生反应 |
B.剪断背根,刺激背根的外周端,效应器发生反应 |
C.剪断腹根,刺激腹根的中枢端,效应器发生反应 |
D.剪断腹根,刺激腹根的外周端,效应器不发生反应 |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
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估计值
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估计值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均表示液体,③中含较多的K+,④中含较多的Na+。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共同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
B.②与④之间应添加一个箭头,方向朝上 |
C.③的渗透压约为770kPa,④的PH约为7.35~7.45 |
D.④与③相比,蛋白质的含量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