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当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 )
| A.都是由左向右 |
| B.都是由右向左 |
| 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
| 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
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 )
|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等量的酵母菌培养在甲乙两组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中,甲组进行有氧呼吸,乙组进行
发酵。若两组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 )
| A.甲组释放的 CO2与乙组释放的 CO2的比例为 4 :1 |
| B.两组释放的能量相等 |
| C.若甲组消耗 lmol 葡萄糖可生成 6mol H2O |
| D.两者共释放的 CO2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 :3 |
用含有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
| A.葡萄糖→丙酮酸→水 | B.葡萄糖→丙酮酸→氧 |
| C.葡萄糖→氧→水 | D.葡萄糖→丙酮酸→CO2 |
水既是有氧呼吸的原料,也是有氧呼吸的产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消耗和生成分别
在( )
| A.第一阶段、第三阶段 | B.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
| C.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 D.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
|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
|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
|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