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
开元年间,唐玄宗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重用贤才,实行改革,稳定政局,加快了经济的发展。当时国家的统一,政权的强大,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奠定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劳动人民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加之中外文化经济的交流,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在唐玄宗统治的开元年间,唐王朝达到鼎盛时期。但是,在取得成就后,他就变得骄奢了,大臣进谏也听不进去。不久,奸臣李林甫被重用,进谏的路也被堵死,没人向他进谏,他便一味地随心所欲了。从此,开元年间的清明政治向他后期的“天宝”乱世发展,直至最后被边防叛军逼出长安,唐朝从此走向衰落。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谁的统治?他统治前期和后期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你有何启示?
(2)材料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3)请依据上述材料再设计一个问题。
中外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1)中国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是在什么运动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共产党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胜利?
材料二: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2)为纠正材料中所叙述的错误,列宁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1928----1937年,苏联“用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采取的措施是什么?1936年苏联形成了怎样的经济模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怎样的波折?
材料三:毛泽东说“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3)为改变材料三的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在实行该举措的过程中,国家还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请你说出这次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开始了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这期间出现的重大失误是什么?
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都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4)材料四中指出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我国在农村和城市分别是怎样“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怎样的改革开放之路?
(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从两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什么启示?
从人治到法治,从神权到人权、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讲话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1)材料一图1人物是我国古代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图2 是汉莫拉比法典石柱,世界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至今人们仍然怀念图3人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2)材料二意识到“制度上感觉不足”后,中国分别开始了怎样的探索?第二次探索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三 美国前总统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3)历史上英、美两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实现了把“把权利卷进制度的笼子里”? 美国在文件中是如何限制统治者的权利的?
材料四“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马克思
(4)材料四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发表有什么标志意义?
材料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材料五出自哪一文件?该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自古以来,我国各朝代都注重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维护国家的统一。
材料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1)“扫六合”实现统一在哪年?秦王统一后如何管辖边疆的?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请分别写出西汉、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清朝前期分别设立哪些机构加强对西北、西南、东南地区的管辖?
(二)近代以来祖国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
材料三 战争打响后,沙皇政府认定这是趁火打劫的大好时机……860年初,沙皇政府决定仍以“和平”和“中立”的身份,周旋于中国和英、法之间,为俄国谋取最大的利益。
(3)19世纪,俄国最终“谋取”到什么“最大利益”使我国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近代列强割走的最早的领土是什么地方?
材料四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
(4)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于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规定?新中国为完成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什么方针?同时为解决台湾问题给我们带来希望和信心的是哪两件大事?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妥协与和平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蒋中正(1931.8) |
![]() |
材料一 |
材料二:张伯伦宣称带来了和平 |
(1)阅读材料一,面对日军侵略中国,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带来什么后果?材料二中张伯伦挥舞着的是什么文件?它的签订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步骤二:抗争与和平
![]() |
![]() |
材料三:中国战场 |
材料四:欧洲战场 |
(2)读材料三写出中国战场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抗战,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一例。材料四再现了哪一历史事件?起到什么作用?
步骤三:合作与和平
材料五:……(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Ⅱ)》
(3)二战后,欧洲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了材料五中“再也不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采取这一方式对欧洲各国发展有何意义?
(4)基于上述探究,谈谈你对和平的认识。(至少两点,2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能够发展的原动力。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都作出过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列宁
材料二: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
——奥巴马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材料四: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大门”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又一次全局意义上的战略性深化和革命。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仅是改革开放35年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实践和创新的结果,更将是新时期“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跃升至“制度自信”新境界的现实来源和指导纲领。
——人民日报评论
(1)材料一中列宁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作出的重要尝试指的是什么?20世纪30年代,当西方世界陷入危机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却一枝独秀,由此,苏联形成了什么经济模式?
(2)举出材料二中20世纪30年代美国懂得改变的史实一例。写出美国这次改变的主要特征及其核心内容。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3)材料四中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实践和创新具体表现是什么?
(4)改革也是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可以使封建农奴主渡过经济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民族危机的困扰……”试举出史实加以说明。
(5)综上所述,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彼此间可以有互相借鉴的宝贵经验,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