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 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要分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5分)
这首诗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浣溪沙•咏橘
苏 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 [注]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噀:xùn,喷。开篇“菊暗荷枯”四字,是化用苏轼《赠刘景文》诗的哪两句?
,。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塑造橘的形象的?请分析。
阅读下面的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双调•蟾宫曲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选自《太平乐府》)
[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本曲每句都有都有“山字”,在内容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春日郊外
唐 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的春日景色?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注)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注)本词是温庭筠的名作,抒写思妇的“心里事”。词的开头直抒胸臆,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 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从感情变化角度看,这首诗可分为几层?请作概括分析。
答:简要分析“语罢暮天钟”的表达作用。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