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予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朗诵这首诗?
请用“/”给下列诗句按意义划分节奏。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予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诗中画横线一句里的“运”改换为“用”,好不好?请谈谈看法。
这首诗可分为两部分,均是运用幻觉来构筑诗篇,但彼此之间有细微的区别,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你了解戴望舒吗?请你查阅资料摘录一些有关他的介绍或诗文,并与同学相互交流。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除夕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诗歌第一句中“旅馆寒灯”渲染出的情境有什么特点?
(2)诗歌的末两句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1)第一句中的“散”,第二句中的“明”写出了雨后景色的什么特点?
(2)“风惊夜来雨”中的“惊”构思奇特,与杜甫的“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诗歌赏析。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钟”字好在何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8-9两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