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予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朗诵这首诗?
请用“/”给下列诗句按意义划分节奏。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予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诗中画横线一句里的“运”改换为“用”,好不好?请谈谈看法。
这首诗可分为两部分,均是运用幻觉来构筑诗篇,但彼此之间有细微的区别,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你了解戴望舒吗?请你查阅资料摘录一些有关他的介绍或诗文,并与同学相互交流。
(一)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前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作者要告诫儿辈们什么道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3—24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①回乐峰:指城东的烽火台。②受降城:因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厥部投降而闻名。.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古诗文,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①。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②。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些:语气词。②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青旗,酒家招牌。沽,卖。]
、该词上阕中加点的三个词用得非常传神,请自选一个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2分)
“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3(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4—25题。
梦中作①
(宋)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释】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诗人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停下来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