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序号 |
水的 质量(g) |
加入氯化钠 的质量(g) |
溶液的 质量(g) |
① |
10 |
2 |
12 |
② |
10 |
3 |
13 |
③ |
10 |
4 |
13.6 |
④ |
10 |
5 |
|
(1):④所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
(2):欲使①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一种方法是 ;
(3)与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填序号)
规范书写是我们学习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小明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如图所示的一格后,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写成“Co”的原因.
(1)“Co”表示 元素(填名称);
(2)“CO”是由 两种元素(填名称)组成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Ⅰ 。
(2)制取氧气时A中锥形瓶内应先加入的物质是 ,其作用是 。锥形瓶内液体应加至 (填“a”或“b”)处。写出以A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是上图E或 ,选择E的理由是 。
(4)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下: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其物质的量为 mol。
②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5)为测定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图装置 (填编号)。
空气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本题涉及到的物质均用化学式填写):
(1)氮气、氧气、氦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气的成分。占空气体积78%的是 ;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 ;供给呼吸的是 。
(2)空气中主要组分的沸点如下表:
组分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沸点(℃) |
-195.8 |
-183.0 |
-78.5 |
空气是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原料,工业制氧气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将液态空气升温至-195℃,收集逸出的物质,它能使燃着的木条 ,此时逸出的物质主要是 ;继续升温至-183℃,逸出的物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时逸出的物质主要是 。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清澈的泉水是纯净物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减少水体污染
④洗菜后的水可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4)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其原理是:Cl2+H2O→HClO+X,则X为 ;此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含有游离态氯元素的物质是 。
(5)食盐提取自海水。粗盐的提纯实验步骤包括:a计算产率,b过滤,c溶解,d蒸发,e称量。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e、 、a(填编号)。实验结束时发现测得的纯度偏低,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
A. 溶解时加水过多B.蒸发过程中液滴飞溅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湿 D.蒸发皿上有精盐残余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1)青蒿素由 种元素组成;
(2)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 个原子;
(3)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4)0.1mol青蒿素中约含有 个青蒿素分子。
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写:
二个钙原子 ;三个氮气分子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