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为我国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在不同资源条件下的生产潜力统计图(光合生产潜力是指其它影响因素处于最适宜状态时,作物利用当地光照资源的潜在生产力。光温生产潜力是指其它影响因素处于最适宜状态时,作物利用当地光照、热量资源的潜在生产力。其它生产潜力以此类推)。表1为该地区农业资源对不同作物的满足程度评价结果。回答问题。
表1
|
玉米 |
小麦 |
大豆 |
热量满足率 |
22% |
22% |
16% |
水分满足率 |
79% |
84% |
84% |
土壤养分满足率 |
84% |
84% |
84% |
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 |
76% |
29% |
41% |
该地区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可能是
A.春小麦 | B.冬小麦 | C.大豆 | D.玉米 |
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 B.华北平原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藏南谷地 |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请重温这首童谣,回答下列各题: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恒星、行星、卫星 | B.星云、恒星、行星 |
C.恒星、行星、小行星 | 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
A.总星系 | B.银河系 |
C.河外星系 | D.太阳系 |
2008年1月31日太阳系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王选星”以表彰王选院士的巨大贡献。与王选星相似的小行星主要分布在( )
A.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 | B.金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
C.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 D.巨行星之间 |
下图是达累斯萨拉姆(7ºS)在春分、夏至和冬至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指出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 )
A.①夏至日 ②春分日 ③冬至日 |
B.①春分日 ②冬至日 ③夏至日 |
C.①冬至日 ②春分日 ③夏至日 |
D.①冬至日 ②夏至日 ③春分日 |
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 |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
C.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 |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
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
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
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
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
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
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A.云量 | B.海拔 | C.下垫面 | D.正午太阳高度 |
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
A.53﹪ | B.62﹪ | C.70﹪ | D.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