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表资料,回答问题。
西安市南郊1996年—2006年土地用途变化数据(单位hm2)
| |
居住 用地 |
公共设 施用地 |
工业 用地 |
仓储 用地 |
对外交 通用地 |
道路广 场用地 |
市政设 施用地 |
绿地 |
特殊 用地 |
水域和 其他用地 |
合 计 |
| 1996 |
3271.8 |
1852.6 |
144.6 |
9.8 |
9.2 |
891.4 |
9.5 |
129.9 |
86.4 |
13069.9 |
19 475.1 |
| 2006 |
2802.2 |
5610.7 |
159.6 |
14.5 |
17.7 |
1578.8 |
54. |
150.8 |
90.7 |
8996.1 |
下列有关西安市南郊土地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道路交通条件无明显改善 |
| B.公共设施用地增长幅度最大 |
| C.郊区农耕地面积减少较小 |
| D.约20%非城市用地转为城建用地 |
有关西安市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
| B.郊区城市化,城区扩展 |
| C.城市化速度发展缓慢 |
| D.南郊形成了工业卫星城 |
阅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17—19题。
| 地区 |
亚洲 |
欧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大洋洲 |
| 主要 灾害 种类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水土流失 台风 龙卷风 |
酸雨 雪灾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蝗灾 |
干旱 洪水 飓风 龙卷风 水土流失 酸雨 |
干旱 洪水 水土流失 |
干旱 土壤盐碱化 生物灾害 |
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它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草原面积广阔、牲畜多 |
| B.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丰富 |
| C.欧洲冬季寒冷,1月均温低于0℃ |
| D.欧洲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
欧洲和北美洲存在同一项灾害,这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
| A.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 B.受西风影响降水过多 |
| C.工业化程度高 | D.跨纬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 |
南亚的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成因有:
①地势低平
②位于赤道,全年多雨
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
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
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③④⑤ |
2006年2月17 日上午9时许,菲律宾东部莱特岛南部山区发生特大泥石流,2000余人遇难。导致本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滥砍滥伐 | B.连续暴雨 | C.地震 | D.山体断层发育 |
读图,回答14~15题。
以上各天气系统中,可能发展成台风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天气系统过境后,一般会出现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
| B.甲、乙天气系统一般与丁天气系统联系在一起,相伴而生 |
| C.受丙天气系统的影响,我国北方秋季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
| D.伏旱的形成一般与丁天气系统有关 |
读图甲“我国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12--13题。
当该地正值图甲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比较稳定地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是图乙中的:
| A.A | B.B | C.C | D.D |
当图乙中的天气系统持续稳定在该地区较长时间时,我国将出现:
| A.南涝北旱现象 | B.北涝南旱现象 | C.东旱西涝现象 | D.全国均涝现象 |
阅读材料,回答9~11题。
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烧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从日记里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侵袭
⑤气旋过境
|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①②④ |
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 | 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 |
| 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 | D.增加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 |
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华北平原 | B.东北平原 | C.成都平原 | D.太湖平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