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播种期日温需要稳定在10-12℃以上,齐穗期的侯均温要求高于20-22℃,单、双季稻要求年降水量分别在750mm和1500mm以上。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下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水稻
玉米
杂粮
其它
合计
占播种总面积比例(%)
8.0
12.0
74.2
5.8
100
占总产量比例(%)
5.0
4.9
88.8
1.3
100


(1)N国的气候与上图甲乙两地中的   地较相似,对其发展水稻种植业有哪些优势:
                                    
(2)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2008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 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

材料3: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 “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材料4:现代人口迁移理论认为,随着现代化发展,人口迁移可分为三种类型: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城乡间人口迁移和城市间人口迁移。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属于__型,我国人口将先后迎来___、___、____等三大高峰。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____,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 “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____。
(3)材料4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____人口迁移、____人口迁移和____人口迁移,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___人口迁移。

读某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支洋流的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其中A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2)图示范围内由甲处自南向北(不包括甲),陆地自然带依次是,自然带的这种地域分布规律是以为基础的。
(3)图中乙海岸地区多等地质灾害。
(4)图中甲地所在国家的东北部地区是本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请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图是两大洲气候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④两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同,但气候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⑥两地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大小不同。试从大气环流、地形两方面作简要解释。

下图为北京时间某日2时的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分布图,150N纬线与弧BAC垂直相交于A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2)这一天B地的昼长为
(3)D地附近属于气候,该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4)对该图的判断错误的是()
A、A为太阳直射点
B、最大圆圈为晨昏线
C、B、C两地经度相同
D、该图表示昼半球
(5)当E地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
B、由波斯湾驶向马六甲海峡的船舶顺风顺水
C、巴西高原一片葱绿
D、地中海沿岸河流进入汛期

该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根据图示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
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A、B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
(3) 分析乙图中阴影地区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
较小的原因。
(4)根据甲图判断,解决该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