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对大磁极,中间处可视为匀强磁场,上、下边缘处为非匀强磁场,一矩形导线框abcd保持水平,从两磁极间中心上方某处开始下落,并穿过磁场( )
| A.线框中有感应电流,方向是先a→b→c→d→a后d→c→b→a→d |
| B.线框中有感应电流,方向是先d→c→b→a→d后a→b→c→d→a |
| C.受磁场的作用,线框要发生转动 |
| D.线框中始终没有感应电流 |
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所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如图所示,一带电小球A,用绝缘细线拴住系在O点,在O点正下方固定一个带电小球B,A球被排开.当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时系统静止,由于支持B球的绝缘柄漏电,在B球电荷量缓慢减少的过程中,发现
逐渐减小,那么该过程中细线的拉力应该如何变化(A、B看作点电荷)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判断
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为20 V,b点的电势为24 V,d点的电势为4 V,所示.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 A.4 V | B.8 V | C.12 V | D.24 V |
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 A.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
| B.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 |
| C.粒子带负电 |
| D.粒子在M点的动能大于在N点的动能 |
如图所示,P、Q是两个电荷量相等的异种电荷,在其电场中有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平行于P、Q的连线,b在P、Q连线的中垂线上,ab=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c |
B. a> c> b |
| C.Ea>Eb>Ec |
| D.Eb>Ea>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