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沿图中①线用了37天;1493年第二次去美洲,沿图中②线仅用了20天。回答问题。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原因是
A.第一次航程长 |
B.①线是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
C.第二次用了蒸汽动力 |
D.②线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
有关洋流说法正确的是
A.洋流对于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
B.逆着洋流航行速度加快,反之减慢 |
C.由于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形成了世界四大渔场 |
D.洋流可以加速海洋中污染源地的净化,同时扩大了污染范围 |
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不同,坡度相同,则四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根据提速动车组时刻表,乘坐表1中哪一车次的旅客到达终点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
表1
动车组车次 |
始发站 |
终点站 |
开车时间 |
终到时间 |
D21 |
北京 |
长春 |
07:15 |
13:31 |
D201 |
南昌 |
长沙 |
08:00 |
11:15 |
D584 |
宝鸡 |
西安 |
11:11 |
12:23 |
D776 |
深圳 |
广州 |
11:18 |
12:28 |
注:长春(43°53′N,125°20′E)
长沙(28°11′N,113°00′E)
西安(34°15′N,108°55′E)
广州(23°00′N,113°11′E)
A.D21 B.D201 C.D584 D.D776
下图所示为以38ºN、0º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1~2题。“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大西洋 | B.北半球、西半球、大西洋 |
C.南半球、东半球、太平洋 | D.南半球、西半球、太平洋 |
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少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非洲大部位于昼半球 | B.北京市将要经历下班高峰 |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夜期 | D.长春当天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回答1~2题:以上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据图①②的信息,推断A在B的________,D在C的________
A.东北方东南方 | B.西北方东南方 |
C.西北方东北方 | D.东北方东南方 |
下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下面试题。“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 B.北半球、西半球 |
C.南半球、东半球 | D.南半球、西半球 |
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
C.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处于极夜期 |
D.太阳公转速度比较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