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动物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染色体32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核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A.32、16、64、64 | B.16、8、32、32 | C.32、8、32、64 | D.16、0、32、32 |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A.基因突变 | B.环境影响 | C.基因重组 | D.染色体变异 |
人类遗传病种类较多,发病率高。下列选项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的是
A.原发性高血压 | B.苯丙酮尿症 | C.猫叫综合征 | D.多指症 |
人类红绿色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特点是
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 B.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
C.只有男性患者 | D.只有女性患者 |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其相应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09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
有科学家深入研究发现: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
A.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
B.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
C.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
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