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昭君怨
南宋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本词上阕咏赞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的赏析。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一怎样的哲理启示?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①博山:在江西永耒县西二十里,是一处绝佳的风景地。②鞚:带嚼子的马笼头。
(1)词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答:

(2)词中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注]犹及:还赶得上。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对仗工整,借“秋风鼓角”“落日旌旗”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表现了边
塞景象的壮美。
B.上片后三句勾勒出一个乐观豪迈、甘愿为国效力的少年形象,其中“从军乐”的“乐”字堪称这首词的词眼。
C.下片前两句写出了大部队声势浩大,行动迅捷,作战威猛,很快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D.这首词以边塞生活为题材,既无“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哀伤之气,也无“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慨之情。

“归期犹及柳依依”一句中,“犹及”二字使该句意蕴颇丰。请结合前后诗句具体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