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
a HClO3 = bO2↑+ c Cl2↑+ d HClO4 + e 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HClO3>O2 |
B.由非金属性Cl>S,可推知酸性HClO3>H2SO4 |
C.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lmol混合气体质量为45g,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3HClO3 = 2O2↑+ C12↑+ HClO4 + H2O |
D.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0e- |
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为:
原子 |
N |
S |
O |
Si |
半径r/10-10 m |
0.75 |
1.02 |
0.74 |
1.17 |
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A.0.80×10-10 m | B.1.10×10-10 m | C.1.20×10-10 m | D.0.70×10-10 m |
X、Y两元素能组成XY3型化合物,则X和Y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
A.6和8 | B.20和9 | C.13和17 | D.19和16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原子的半径比氮原子小 |
B.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硫原子的多 |
C.金属钠投入氯化镁溶液中,未见金属镁析出,说明金属钠的活泼性不如镁 |
D.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光照时发生爆炸,而硅与氢气需要在高温下才能化合,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硅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序数的变化 |
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变化 |
C.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
D.元素所有的性质都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
下列气态氢化物,按稳定性递增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SiH4,PH3,HCl,HF | B.NH3,HF,PH3,HCl |
C.SiH4,PH3,H2O,H2S | D.CH4,NH3,PH3,H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