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①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液体中
②测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
③制乙酸乙酯时,把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
④制乙烯时,为防止暴沸,向反应液中加入碎瓷片
⑤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马上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⑥加热坩埚中的硫酸铜晶体,失水后在空气中冷却,再称量
⑦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A.①③⑤⑦ | B.②④⑥ | C.②④⑦ | D.④⑤⑥⑦ |
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 )
A.2 mol水的摩尔质量和1 mol水的摩尔质量 |
B.200 mL 1 mol/L氯化钙溶液中c(Cl-)和100 mL 2 mol/L氯化钾溶液中c(Cl-) |
C.2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和1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
D.64 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22.4 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 |
下列实验过程中对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没有依据的是( )
选项 |
异常情况 |
可能的原因 |
A |
蒸发结晶时,蒸发皿破裂 |
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蒸发皿底部 |
B |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很难滴下 |
没有打开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或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小孔没有对齐 |
C |
萃取时,振荡溶液,静置不分层 |
萃取剂加的太多 |
D |
蒸馏时,发现冷凝管破裂 |
没有通冷凝水或先加热后通冷凝水 |
常温常压下,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64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112 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A.12.5% | B.25% | C.50% | D.75% |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
A.②④⑤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全部 |
下列各组有机物中,不管它们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不为定值的是()
A.C4H6C3H8 | B.C5H10C6H6 | C.C2H6OC2H4 | D.C3H6C3H8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