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从大代表选举是建国以来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自1953年以来,中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如今1:1的嬗变。这说明( )
A.变革社会关系的民主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
B.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C.成功的民主实践具有创造性,能够变革未来 |
D.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由政治上层建筑决定的 |
到1957年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建立起了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100%计划经济体制。这主要反映了()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
B.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
C.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比较完善 |
D.当时经济成分单一 |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农村集体劳动,按出勤计工分,按工分分配,社员往往出工不出力。这说明()
A.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
B.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
C.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
D.扩大了收入的差距,应该纠正 |
“一五”所完成的国家投资总额中,工业的比重占第一位,共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苏联帮助设计的主要是重工业的建设投资,占44.3%,加上直接配套的建设投资,则占51.5%。这一结果有助于()
A.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
B.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C.实现经济独立,巩固政治独立 |
D.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经济状况是()
A.已经建立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
B.经济结构简单,物质基础薄弱 |
C.已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D.打破了外国对我国的经济封锁 |
下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
②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③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
④直接使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