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 |
B.该元素的的元素符号为Co |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g |
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的电解 |
B.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
D.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
20℃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oC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 |
B.在20℃时,a、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
C.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D.将b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通过降温实现 |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可能只含有氢气 | B.可能只含有甲烷 |
C.可能只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 D.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
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 mL |
分子间有间隔 |
B |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C |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
D |
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纳米铜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
物质的种类决定反应的剧烈程度 |
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其操作不正确的是
A.软水和硬水: 滴加肥皂水 | B.CO和CO2: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C.N2和CO2: 伸入燃着的木条 | D.H2和O2: 点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