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夏季,我国频频遭遇城市内涝的窘境。强降雨过后,街道成河、住宅进水、汽车没顶……城市瞬间变成“水城”,网民戏称带你去“看海”。回答问题。降雨后被地表吸收及渗透的水量称为降雨损失量,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积水。
如图表示城市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序号和地表物质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土地②混凝土方砖③新沥青路面④草地 |
B.①草地②土地③混凝土方砖④新沥青路面 |
C.①新沥青路面②混凝土方砖③草地④土地 |
D.①混凝土方砖②草地③土地④新沥青路面 |
很多时候,城市比周边地区降雨强度高、时间长,称为“雨岛效应”,下列关于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温高,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 ②气温高,多上升气流
③车流量大,尾气排放量大 ④多高层建筑,气流移动慢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陕西日报2010年3月11日报道:(记者张锦国鲁明智王雄艾永华)3月10日凌晨1时54分,榆林市子洲县城关镇石沟村发生一起山体滑塌灾害,初步核实44人被掩埋。截至下午18时,16人获救,10人遇难,仍有18人被掩埋。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据此回答题。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分,山体滑塌属于()
A.气象灾害 | B.地质灾害 | C.海洋灾害 | D.生物灾害 |
此次发生滑塌灾害地区所属的自然灾害多发区是()
A.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 B.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
C.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 D.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题。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 B.土地沙化 |
C.水土流失 | D.酸雨污染 |
图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 B.地震 |
C.干旱 | D.凌汛 |
读“2006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题:此时由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B.锋面在附近活动 |
C.山地抬升偏北风 | D.受台风登陆影响 |
这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在西南地区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A.泥石流 | B.地震 | C.洪涝灾害 | D.水土流失 |
下表是2003年8月某日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据此回答题。
时间 |
气温(℃) |
气压(百帕) |
降水(毫米) |
风速(千米/小时) |
12时前后 |
25 |
1002 |
10 |
30 |
18时前后 |
30 |
990 |
50 |
240 |
24时前后 |
27 |
1004 |
10 |
50 |
该日影响该地区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A.低气压、伏旱 | B.低气压、寒潮 | C.高气压、伏旱 | D.低气压、台风 |
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A.狂风暴雨 | B.阴雨连绵 | C.高温晴好 | D.寒冷少雨 |
读某类影响我国农业的自然灾害等值线分布图,回答题。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旱涝灾害 | B.霜冻灾害 | C.寒潮 | D.台风灾害 |
图中等值线分布主要受
①纬度影响②洋流影响③海陆位置影响④锋面影响⑤受地形影响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