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方文化的差异 |
B.南北方气候的差异 |
C.南北方地质、地貌的差异 |
D.南北方工作时间的差异 |
下图中MQ、MN、NQ分别为晨线、纬线、经线的一部分,P点的纬度为30°N,M与N的经度差为30°,此时M点的地方时为5点。Q点的纬度可能是
A.0° | B.20°N |
C.30°S | D.35°S |
有关该日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M点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P点 | B.Q点的昼长等于M点的夜长 |
C.N点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 | D.P点昼长大于14小时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造成霾天的主要元凶。关于影响PM2.5浓度的气象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速大,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
B.近地面气温高,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
C.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
D.对流层大气出现逆温层时,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
霾使大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 B.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
C.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 D.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
图所示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虚线为等高线。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汛期出现在冬季 |
B.图中所示河段长度约为200km |
C.补给类型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
D.流向为先向北后向西北 |
图中甲处和乙处的海拔可能是
A.400m、550m | B.800m、350m |
C.400m、650m | D.800m、650m |
(三)人口迁移率是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迁入为正,迁出为负。图甲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图乙为“人口增长曲线图”。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人口增长曲线,符合图甲所示地区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甲所示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间大约出现在
A.1910年 | B.1970年 |
C.2005年 | D.2010年 |
下列地区中,与图甲所示地区人口迁移特征最符合的是
A.黑龙江 | B.上海 |
C.西藏 | D.三峡库区 |
(二)读“我国某城市郊区农作物资料”。
![]() 指标 |
花卉 |
蔬菜 |
稻米 |
甘蔗 |
平均收购价格(元/千克) |
30 |
6 |
4 |
3 |
生产成本(元/千克) |
15 |
3.5 |
2 |
1 |
运费(元/100千克×千米) |
5 |
4 |
2 |
3 |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年) |
500 |
4000 |
800 |
1500 |
该城市可能位于
A.两广丘陵 | B.黄土高原 |
C.东北平原 | D.山东丘陵 |
影响该城郊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 | B.城市空间结构 |
C.消费市场 | D.科技水平 |
该郊区因城市化进程需要,将对表中四种农地进行征收。征地补偿标准最高的农地是
A.花卉地 | B.蔬菜地 |
C.稻米地 | D.甘蔗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