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茫茫湖面宽10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最深11.5米;最小面积是2700~3000平方千米,宽30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据此回答问题。
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
| B.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
| C.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 |
| D.洞里萨河终年流向大致是自西北向东南 |
湄公河下游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 A.产品商品率高 | B.机械化水平高 |
| C.科技水平高 | D.劳动生产率低 |
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优质的铁矿 | B.丰富的煤炭 | C.充足的水源 | D.便捷的交通 |
下列排序错误的是( )
| A.钢铁工业区位指向变化:煤矿→铁矿→沿海消费区 |
| B.钢铁城市形成:钢铁厂→钢铁工业区→钢铁城市 |
| C.工业地域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
| D.食品工业城市形成:面粉厂→糕点厂→糕点城 |
某地理小组对我国某地区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小题。
从传统种植方式看,该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 B.两年三熟 | C.一年两熟 | D.一年三熟 |
此种现代种植方式改变农作物熟制的主要途径是()
| A.培育优良品种 | B.改变农作物生长节律 |
| C.依托先进农业科技 | D.延长休耕时间 |
上海市郊区发展乳畜业的主要依据是()
| A.有城市自来水灌溉 |
| B.靠近城市,农业科技先进 |
| C.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
| D.气候、土壤条件优越 |
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A.有良好的海洋运输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 |
| B.草类茂盛,有大面积地形平坦的优良牧场 |
| C.地广人稀,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气候区 |
| D.都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区,适宜发展畜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