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两幅等值线简图,虚线表示温度信息,则下列对应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①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等盐度线与等温线——甲
②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等盐度线与等温线——乙
③气压为冷高压的近地面等压面与等温面——甲
④气压状况为暖低压的近地面等压面与等温面——乙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 |
1.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图中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A.岩层 | B.向斜 | C.背斜 | D.断层 |
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8~9题。
8.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
A.热量 | B.水分 | C.地形 | D.洋流 |
9.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规律 |
读新疆某山地沿某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年平均降水量资料。回答17~18题。
![]() |
17.若此山地有森林带分布,最可能分布在:
A.a | B.b | C.c | D.d |
18.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坡雪线高于北坡 | B.南坡降水大于北坡 |
C.南坡自然带较北坡复杂 | D.当地牧民把牛羊赶到H处草场放牧时,一般是冬季 |
读针阔叶混交林在3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海拔高度分布表,完成15~16题。
地点 |
经、纬度 |
海拔高度 |
① |
22°N,116°E |
1500~2000m |
② |
42°N,118°E |
600~1000m |
③ |
41°N,90°E |
2200~2600m |
15.①②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 B.光照 | C.坡向 | D.降水量 |
16.②③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 B.降水量 | C.光照 | D.坡向 |
读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回答13~14题。
13.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
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 |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
14.图中E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 B.温带草原带 | C.温带荒漠带 | D.热带草原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