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中A地区位于世界两大裂谷带之一的攀西大裂谷上,但却冬天胜似春天,被称为四川的“三亚”,它就是攀枝花。这里有富甲天下的矿产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而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冬日三绝”,即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生长时间最快的密集鲜花和罕见的温泉。读攀西地区冬季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A处温度范围是多少?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大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⑵据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地拥有“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的原因。
⑶请评价当地经济发展的条件。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正式开工,工程近期供水目标是以解决城市缺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该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53.5%,耕地占35.2%。而在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4.4%,耕地占59.2%,水资源仅占14.7%。
据大河报报道:自古以来,长江和黄河各自奔流不息,互不相犯。昨日,随着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的贯通,在黄河下30多米,一条长达4.25公里的隧洞打通,这意味着,2014年,长江水可以通过隧洞从黄河下面流过,给京津等缺水地区供应长江水。穿黄工程被誉为“高、精、尖、难、险”工程的化身,被称为“咽喉工程”,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可资借鉴。在挖掘竖井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攻克了76.6米超深地下连续墙,解决了55米超深地基加固等技术难题,无论是大小还是深度,都属国内第一。
(1)南水北凋工程实现了长江、、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联系,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2)为了使长江水过黄河,设计者考虑了地下隧洞和架空渡槽两种方案,最终选择了地下隧洞。请比较二者的优缺点。
方案 |
是否占空间 |
受自然因素影响程度 |
是否影响航运 |
成本高低 |
地下涵洞 |
||||
架空渡槽 |
(3)南水北调的目的地之一是华北,华北的气候类型为,容易出现旱,土地常会因为不合理灌溉而导致,请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干旱已经是世界性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西北某地农业区的示意图
(1)图中阴影部分的地形名称为,这种地形的成因是,属地球的(内、外)力作用。
(2)图中河流干流流向(南、北)方向,该地有丰富的水,适合发展农业。
(3)该地区较为丰富的新能源可能有和。
(4)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充足B.太阳辐射强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
(5)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
A.水土流失的治理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D.河流的综合整治
|
读下面的四大文明古国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舟曲境内多高山深谷,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半山河川地带温暖湿润。海拔在1173至4505米之间,年均气温12.7摄氏度,年降水量400毫米至900毫米。
(1)图中A-B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为________。请简要分析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
(2)根据图中的等干燥度线分布状况,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3)图示地区农业生产较具特色,如西宁地区地处湟水谷地,主要发展________农业;武威所处的河西走廊,主要发展________农业。
(4)请简要分析舟曲泥石流发生的原因。
在太平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岛上居民发现一年中有时甲的日出时刻较早,有时乙的日出时刻较早,有时同步日出。甲地比乙地日出时刻早的时间大约有一个月左右。
(1)甲地日出早的一个月日期大约是________到________。(何月何日)
(2)图中哪一区域的日出时刻,全年都不会比乙地早?在上图中作图说明。(画出分界线,标出分界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度数,并用阴影表示范围)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出影响不同地区日出时刻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