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文化遗产,它能较好地反映季节的变化,为人们的农事活动、衣食住行提供重要参考。该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立春”即气温上升,春季开始。立春后气温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渐小、日地距离渐近
B.日地距离渐近、地球自转加快
C.正午太阳高度渐大、白昼时间渐长
D.白昼时间渐长、地球自转加快

李明同学经过几年的观测发现,“清明”前后,每年的气温、降水、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情况并不完全一致。这说明(  )

A.大气环流不稳定
B.地球公转周期不断变化
C.二十四节气对当地不适用
D.二十四节气不能正确反映季节等的变化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11—12题

此时北京时间为

A.7时 B.15时 C.17时 D.21时

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

下图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70°。读图回答8-10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S,45°E B.20°N,45°E
C.20°N,135°W D.20°S,135°E

该日,甲地的昼长是

A.6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8小时

如果上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AB为等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亚洲高压
C.此时巴西草原的景观特征为一片枯黄 D.此时澳大利亚的农民正在播种小麦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综合分析后,回答5-7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三条支流中有一条画错了 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m,H处为400m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地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

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A.199<h<200 B.289<h<290 C.299<h<300 D.300<h<301

图中地区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为

A.棉花 B.苹果 C.甘蔗 D.橡胶

右图为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3-4题。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调查资料显示,c点降水量远比d点多,原因可能是

A.c点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B.c点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c点位于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c点气温高,多对流雨

下图为世界地图,读图回答1-2题。

在A地进行钻探,设法垂直钻透地球,则最有可能在
A.D点 B.B、C点 C.E、F点 D.H点
图中缺失地中海气候的大洲有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