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反映我国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问题。1961年以来,该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水稻田 | B.弃耕地 | C.园艺业用地 | D.鱼塘 |
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A.华北地区 | B.长江三角洲 | C.成都平原 | D.香港郊区 |
读几种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是热带沙漠气候 |
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 |
C.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
D.④是热带草原气候 |
图中②代表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在:
A.亚马孙平原地区 |
B.撒哈拉沙漠地区 |
C.西西伯利亚地区 |
D.西欧地区 |
图中N为北极点,弧 POQ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一旅游者16时位于图中H点,则:
A.此时刚日出 | B.此时,北极圈及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
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D.北京的昼长在变短 |
一飞机欲从Q地飞往P地,其最短航行路线是:
A.沿弧QOP从Q飞往P |
B.沿QNP从Q飞往P |
C.沿纬线从Q飞往P |
D.沿QMP从Q飞往P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图中丁地与丙村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 200m | B. 250m |
C. 300m | D. 400m |
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丙村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甲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南北走向 | B.东西走向 |
C.东北—西南走向 | D.西北—东南走向 |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 |
B.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 |
D.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
①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下图为某地海底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从目前发现的海底矿产来看,海底石油一般分布在:
A.M处 | B.N处 |
C.P处 | D.Q处 |
若图中某海底地形是板块的分界线,其位置可能在:
A.M、P处 | B.N、Q处 |
C.P、Q处 | D.M、N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