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该图反映我国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问题。

1961年以来,该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水稻田 B.弃耕地 C.园艺业用地 D.鱼塘

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A.华北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 D.香港郊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河流流向是

A.从西北流向东南 B.从东南流向西北
C.从东北流向西南 D.从西南流向东北

山顶M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468m B.588m
C.778m D.808m

近水但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如“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所示,在图中a、b、c、d四项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C.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菜农为了避免所种的蔬菜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到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近地面大气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菜农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①辐射 B.减弱②辐射
C.增强③辐射 D.改变的②辐射方向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西北地区的绿洲所属的自然带是()

A.纬度地带性 B.垂直地带性
C.经度地带性 D.非地带性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经度位置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山体坡度

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量 B.热量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