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问题。
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 B.连绵阴雨天气 |
| C.强对流降雨天气 | D.沙尘暴天气 |
读我国某省人口年龄结构和三大产业产值结构统计图,回答下面各题。
根据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传统型特征 |
| B.老年人口增加使人口总量减少 |
| C.目前已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 |
| D.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人口之比增大 |
由图可以推知该省
| A.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降低 |
| B.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长 |
| C.因劳动力的短缺,第二产业在2000年后发展缓慢 |
| D.在未来的第三产业中从事老龄服务业的人口将增多 |
2012年12月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 《中原经济区规划》。规划提出要加快形成“一核四轴两带”放射状、网络化发展格局,其中,四轴是 沿陇海发展轴、沿京广发展轴、沿济(南)郑(州)渝 (重庆)发展轴、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下列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原经济区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是旱涝、盐碱、台风 |
| B.“ 一核”是指郑州及其周围相邻市区为主 体的核心区域 |
| C.四个发展轴经过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 D.两带分别是沿长江和黄河沿岸经济发展地带 |
为了抓住机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原经济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全力发展大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把该地区建成世界级的城市群
B.利用其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海洋化学工业及海产品加工业
C.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吸引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D.充分利用区域煤、铁、石油资源,大力发展煤炭、钢铁及石化工业
下图为一位游客于某日北京时间22时,在某地(87°E,49°N)附近拍摄的太阳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题。
该游客拍摄照片时面向
| A.东南 | B.东北 | C.西南 | D.西北 |
图9中能表示该日当地太阳高度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013年3月某日,为缓解旱情,如图所示区域抓住云层厚度较大的有利时机,实施了人工增雨。表格为此次人工增雨实施前后的天气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题。
表:
| 日期 |
24日 |
25日 |
26日 |
27日 |
| 气温(℃) |
17~28 |
16~22 |
15~23 |
17~24 |
| 风力 |
微风 |
东北风3~4级 |
微风 |
微风 |
为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地区实施人工增雨的最佳地点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根据表1所示的天气变化情况,最有利于实施人工增雨的时间是
| A.24日 | B.25日 | C.26日 | D.27日 |
图A示意我国西南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形成图所在区域地形最主要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 B.风力堆积 |
| C.地壳水平运动 | D.地壳垂直运动 |
图中古城所在地的表层岩石属于图6中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