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某岛屿示意图”,回答问题。根据图中的信息,估算该岛屿的面积约为
A.5800km2 | B.21000km2 |
C.61000km2 | D.1050km2 |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建港口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若该岛发生强烈地震,震中在④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的震级可能大于④处 |
B.该岛附近的海底光缆可能被破坏 |
C.该岛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
D.②处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与④处相同 |
读地中海及其周围地区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三点盐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 B.③②① |
C.①③② | D.②③① |
(2)图中③海区气温最小值一般出现在:
A.1月 | B.2月 | C.7月 | D.8月 |
(3)关于该图区域出现的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由于地处板块的张裂处,地中海正在扩大;
②图中北回归线穿过的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
③图中西部的海洋中有加那利寒流从南向北流经;
④图中区域地震、火山分布较广,因本区域处于三大板块交界处附近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2006年1月22日,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经过300 天、43230海里的环球航行后顺利返回青岛。这次环球大洋科考,我国科学家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5个区域进行深海探测,采集样品,对周边生态现象等进行综合研究。下图为这次考察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①~④所在国家或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联系地中海和大西洋重要通道 |
B.②所在大洲是人口增长最快的洲 |
C.③所在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
D.④附近有世界著名大渔场 |
(2)2005年12月,考察船从②启航回国,其中从②~③海区航行时:
A.一直顺水航行 | |
B.以逆水航行为主 | |
C.顺水航行里程长于逆水航行里程 | D.先逆水后顺水 |
洋流是海洋热量的“输送带”,是沿岸环境的“调节器”。
(1)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A.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 B.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
C.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 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 |
(2)下列关于暖流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半球大陆东部海区均有分布 | B.南北半球中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
C.北半球大陆西部海区均有分布 | D.南北半球高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
图1是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判断:
三个观测站中
A.①位于大西洋 |
B.②的纬度位置最低 |
C.③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 |
D.0-1km之间,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大 |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回答(1)~(2)题。
(1)a、b、c、d、e表示的洋流中,既属于补偿流、又属于寒流的是:
A.a 、e | B.c、d |
C.e、d | D.b、c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到N点方向与F点到E点方向正好相反 |
B.M到N点方向与F点到E点方向相同 |
C.从F点到E点方向是先西北后东南 |
D.从M到N点方向是向西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