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所给两图,据途中信息回答问题:甲河流域的气候特点是
A.7月份温和多雨 | B.全年温和少雨 | C.全年温和多雨 | D.雨热同期 |
与河流南岸相比,北岸
A.雨季补给河流泥沙量较小 | B.雨季地表径流补给量小 |
C.河流侵蚀严重 | D.泥沙淤积较严重 |
岩石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上左图是海南省著名的景观“南天一柱”照片,按地貌类型划分,该景观属于()
A.流水地貌 | B.海蚀地貌 | C.海积地貌 | D.喀斯特地貌 |
上右图是发生低强度喷发的墨西哥城东南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组成该山体的岩石具有()
A.节理构造 | B.含有不同时期的化石 |
C.片理构造 | D.晶体颗粒细小,岩石表面多气孔 |
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S)拍摄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A.1月1日 | B.4月1日 |
C.7月1日 | D.10月1日 |
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
A.东北方 | B.西北方 |
C.东南方 | D.西南方 |
下表表示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据此完成下题。
1.④地的最短昼长为()
A.8小时31分 | B.9小时9分 | C.10小时42分 | D.11小时22分 |
如图为北半球局部地区海陆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题。下列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④ | D.⑥ |
造成①~⑥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 B.大气环流 | C.下垫面 | D.人类活动 |
图中各地气候的形成与信风带有关的是
A.③⑥ | B.②④ | C.①⑤ | D.②③ |
夏季风前沿决定着我国锋面雨带的位置,其风力的强弱、推进位置及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如图示意我国110°E—120°E夏季风前沿纬度位置的进退过程。读图完成下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降水量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 B.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
C.季节和年际变化均较大 | D.区域差异较小 |
夏季风最强和最弱的年份分别是
A.1953年、1985年 | B.1975年、1993年 |
C.1965年、2000年 | D.1980年、1956年 |
我国江淮地区
A.1985年受锋面雨带影响近两个月,洪涝灾害严重 |
B.1953年由于夏季风强盛,河流汛期长 |
C.1975年夏季长期受反气旋影响,出现严重的旱情 |
D.1995年7月份多暴雨洪涝灾害 |